查看原文
其他

53年前“喜报”背后的故事

学习强国 2021-04-26


1967年6月17日

在我国西部地区新疆罗布泊上空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珍贵视频


53载光阴荏苒

多少次艰苦攻关、砥砺耕耘

53载青丝化雪

多少次登攀凯旋、硕果芬芳

53载再回首

那时仍是一首激情澎湃的诗篇



东方巨响,震惊世界。

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挺直的脊背,

也看到了大国崛起的身影。

这个写入历史时刻的背后

有哪些值得我们了解的故事?

氢弹是什么?


氢弹亦称“热核武器”,它是一种利用氢元素原子核在高温下聚变反应于瞬间放出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武器,它主要由装料、引爆装置和外壳组成。它的爆炸过程大致是裂变—聚变—裂变。它的特点是借助热核反应产生的大量中子轰击铀-238,使铀-238发生裂变反应。这颗氢弹不简单,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甚至生命。

影像是如何拍摄下来的?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试验的拍摄,更是让摄影工作者余悸不已。摄影工作者到达核试验基地罗布泊后,开始穿防护服进行适应性训练,走路、蹲、坐,正常抓举、移动、放下物体。那里夏季烈日如火,冬天滴水成冰。即使在十月,一天的温差能达50℃,白天温度高达40℃,汗水积在靴子里,足有三四斤重。摄影工作者与科学家们待在一起,为保密,他们严守纪律,不随意拍摄,也不问科学家们相关问题。



军事摄影记者孟昭瑞(唯一一个全程参与3次核试验拍摄的新闻工作者)回忆,当时组织指定的拍摄地点逆光,拍不出蘑菇云的颜色和层次感。到爆炸的下风向拍摄较好。他向指挥部申请,但被拒绝了,因为下风向太危险,一旦失控,轻则受到核辐射污染,重则死亡。


孟昭瑞不死心,再次申请,说可以备一个无线报话机,随时和指挥部联系,一旦出现险情立即撤退。最终,这个要求被勉强同意。在实行爆炸的前一天,孟昭瑞和八一制片厂的同行到达拍摄地点,天为房,地为床,在戈壁滩上熬了一夜,“虽然寒冷,却无比兴奋……”


岁月悠悠,我们从一张张历史图片中重温核试验工作艰苦而又振奋人心的岁月。这些珍贵的影像正是摄影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保留下来的。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关于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的成功不得不说一个人——“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他28载隐姓埋名,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记载:于敏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



1961年,由于核武器的保密原因,于敏开始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氢弹理论探索任务。为了尽快研制出中国自己的氢弹,他废寝忘食。“百日会战”令人难以忘怀。100多个日日夜夜,于敏先是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然后做密集的报告,率领大家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1965年10月,在于敏的亲自组织和部署下,氢弹理论获得突破。


他一生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崇高荣誉,盛名之下保持一颗初心:“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2019年1月16日,于敏溘然长逝,享年93岁。


于敏,从意气风发到白发苍苍

一个绝密多年的名字

一个铸核卫盾

一甲子的传奇

一辈子心甘情愿

为国家为人民保驾护航的民族脊梁!


愿将一生献宏谋!——他兑现了对祖国的诺言,以精诚书写了中国现代史上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光荣与梦想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烙印

氢弹的成功发射

标志着我国核武器发展的巨大成功


重温历史 

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创新奉献精神

不断筑牢和夯实我国国防事业的强盛根基



往期推荐

1.铁路部门公布进出北京地区列车免费退票措施
2.为何我坚信北京能挺住?看高温下的他们……
3.“咽拭子阳性”与新冠确诊病例到底有啥区别?
4.为神舟十一号航天员研制的“黑科技”,如今寄到了武汉一线医护手里!

资料来源: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解放军报、“保密观”强国号等

责编:张宁宁

二审:郭圣群

三审:张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